您當前的位置:集團首頁 > 華夏酒業 > 醬酒文化
華夏酒業 產品展示 醬酒文化
醉中存詩意,詩情伴醉中 點擊次數:8100    發布時間:2016/11/2    返回

“杯小乾坤大,壺中日月長。”在絢爛多姿的歷史長河中,有著“花看半開,酒飲微熏”的飲酒境界;有著“潔樽肅客”、“奉觴上壽”的飲酒德行;有著“文君當 壚、相如滌器”的千古愛情佳話;也有著“竹林七賢”肆意酣暢的玄音妙律,水墨丹青的中國文人生活圖景……如此種種,在這幅浪漫多姿的歷史畫卷中,眾多文人 騷客為之添抹上了充滿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  醉里有詩意,詩意伴酒中。如果說,黛玉葬花,是中國文學藝術的一個頂端,那么在把女性看作“海棠花”的《紅樓夢》文化里,史湘云的醉酒乃醉酒的一個詩意的極致!倒在青石板上,香夢沉酣,花滿一身,蜜蜂環繞,彩蝶飛舞,這是何等的飄香入畫,萬紫千紅的美麗,詩意無限……
  醉里有詩情,無酒不成詩。“溫酒澆枯腸,戢戢生小詩”是酒與詩完美結合的生動寫照;流傳千古的書法藝術瑰寶“蘭亭集序”也正是酒與藝術的完美結合。 “志氣曠達、以宇宙為狹”的魏晉名士、第一“醉鬼”劉伶在《酒德頌》中有言:“有大人先生,以天地為一朝,萬期為須臾。日月有扃牖,八荒為庭衢。”“兀然 而醉,豁爾而醒。靜聽不聞雷霆之聲,孰視不睹泰山之形。不覺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俯觀萬物,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。”陶淵明“乃真隱士矣”,“采菊東 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。
  古人飲酒重在一個意境:“春飲宜庭,夏飲宜郊,秋飲宜舟,冬飲宜室,夜飲宜月”。于是有了詩意的停泊,有了大詩人李白“醉撈江月”的美好傳說,有了 “茂林修竹”、“曲水流觴”的蘭亭雅事。曾記否,在詩意的畫面中曾經留下的如詩如畫的“曲水流觴“一幕。永和九年三月初三,風和日麗,王羲之和朋友們在蘭 亭清溪邊的儒風雅俗之舉。雖少了曹操橫槊賦詩的豪情,少了“青梅煮酒論英雄”的劍拔弩張,少了“竹林七賢”的抑郁不得志,少了李白“醉撈江月”的意趣,卻 多了幾分文人雅士的柔情,多了幾分“在乎山水之間”的意味。席地而坐,流水潺潺,飲酒賦詩,耳畔鳥語聲呢喃,不禁讓人深深醉在其中。品著是美酒,乘興賦 詩,享受著大自然的氣息,體味著濃濃情深,感悟出來的是千古佳句,“舉世聞名”的《蘭亭集序》由此而來,酣暢淋漓,被后人譽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。
  酒之甘烈使人或微醺,或沉醉,使人飄飄然,獲得心理的超脫。在閑暇之余,邀上友數人,歡暢之時或是抑郁不得志之時,啜飲一杯“玉液黃金卮”,頓覺詩意盎然,品盡杯中的人生百味……這,就是酒中詩意,酒中人生。

上一篇:淺談貴州,淺看貴州酒下一篇:酒的起源與發展